首页 >> 香港保险 >>香港保险 >> 干货:一文说清楚香港重疾险选择的底层逻辑
香港保险
更多
海外保险在线咨询
更多
姓名 *
电话 *
微信
备注
描述
更多

如需海外保险相关咨询,请留下您的问题和联系方式,收到留言后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。

联系客服
更多
联系客服

如需了解更多产品或咨询,请扫描上方二维码

或搜索微信号:haiwaibaoxianwang

详细内容

干货:一文说清楚香港重疾险选择的底层逻辑

近年来,内地重疾险随预定利率持续下调——从3.5%降至3.0%,又在去年8月31日进一步调整至2.5%,产品价格也随之不断上涨。目前,四十岁左右成人若投保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,总保费与保额已几乎持平,杠杆效应大幅减弱,令不少人感到难以抉择。
只有儿童重疾险,尤其是为刚出生宝宝配置的产品,目前仍保持着较高的保障杠杆,显得更具配置价值。
因此,越来越多人将目光投向了香港重疾险。
一方面,这类产品通常带有分红性质,保额可复利递增,抵御通胀;
另一方面,相同保额下,香港产品价格往往比内地更具竞争力。
然而,如果仅因这两点就盲目选择,很容易陷入误区。
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解析香港重疾险不那么为人知的一面:它与内地产品究竟有哪些不同?又该怎样在众多香港重疾险中,选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?
1、当下内地顶流重疾险的形态展示:
在为孩子配置保险时,我通常优先推荐两款内地重疾险产品。(以1岁宝宝、50万保额为例)。
下面简要介绍一下,方便大家与香港产品进行对比,更清楚地看到两者差异。
对于希望为孩子做高保额配置的客户,我一般会建议将保额拆分、分散到不同产品中。这样做有两个好处:
一是分散理赔风险。不同保险公司的核保标准和理赔处理速度存在差异,多元配置可以在理赔时形成对比和良性竞争,也为沟通争取更多空间。
二是能够整合不同产品的保障范围和各家公司的特色增值服务,从而更全面地覆盖孩子的健康保障需求。
例如组合方案:工银安盛30万保额+复星保德信大黄蜂20万保额
30年交,每年6020元,总保费18万,对应50万保额,2.7倍杠杆;这50万,一定能拿回来,要么给孩子用,要么给孩子家人用。
推荐理由:
1)工银安盛30万保额打底,可以享受到英美的顶级绿通服务。
在众多重疾险产品中,工银安盛的全球绿通服务尤为出众,堪称市场领先。其全球理赔直接写入合同,无需翻译公证,理赔流程高效顺畅,最快可实现3小时赔付——这类高价值的增值服务,正是我推荐重疾险时非常看重的因素。
作为基础保障,我更建议客户选择像这样综合实力强、线下服务扎实的产品,才能真正买得安心、保障到位。
2)大黄蜂IP是互联网网红重疾险的代表,复保的这个产品,是目前少儿重疾险性价比的顶流,针对少儿的重疾保障责任也是非常全面的。

在给孩子配置重疾险时,我通常会将互联网产品作为“加保”的首选,主要原因在于它们价格亲民、少儿特定保障全面,性价比极高。目前市面上两款热门少儿重疾险,具备以下几个突出特点:

1. 多重赔付覆盖全:轻症、中症、重症均可多次赔付,保障层次丰富;
2. 保费豁免功能强:被保人如在缴费期内确诊轻/中/重症,后续保费即可豁免——这几乎是内地重疾险的标准配置,实用性极高;
3. 重疾多次赔且不分组:重疾多次赔付无分组限制,也不受“三同条款”约束,大大提升了理赔概率和保障灵活性。
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个关键条款——“三同条款”,它直接影响多次赔付的理赔范围。
什么是“三同条款”?
简单来说,就是指如果被保险人因“同一次疾病、同一次意外伤害事故或同一次医疗行为”导致罹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大疾病,保险公司仅按一次赔付。
有无“三同条款”区别在哪?
如果产品没有“三同条款”限制,那么关联性强的一系列疾病,更容易获得多次赔付。反之,若含有该条款,关联疾病很可能只能获赔一次。
举个例子:
假如孩子不幸确诊白血病(属于重大疾病),可获得第一次重疾赔付。之后若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(也属于重大疾病),如果所购买的重疾险不含“三同”限制,那么骨髓移植通常可以再次获赔;但如果包含“三同”条款,由于这两者属于同一疾病原因所致,就无法获得第二次赔付。
此外,内地重疾险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“隐形优势”——那就是受法律保障的理赔时效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》第二十三条规定,保险公司在收到理赔申请后,应及时进行核定;对于情形复杂的案件,也必须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(除非合同另有约定)。这意味着,无论案件处理难度如何,消费者最晚可在30天内获得明确的理赔结论。
相比之下,香港的保险市场并未对理赔时效设立统一的法律强制要求。因此,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看,内地重疾险在理赔效率和确定性上更具优势。
2、HK顶流重疾险的形态展示:
在香港重疾险市场,如果忠意人寿跨Y无限B说第二,那绝对没有人敢说第一
同样以刚才1岁宝宝为例,50万人民币折合约7万美金保额,我们看一下产品形态
7万美金保额(约50万人民币),20年交,每年847.85美元 ,折合6105人民币/年。
1)价格对比
该产品总保费约为12万元人民币,相较于内地同类组合方案约18万元的总保费,价格更具竞争力。
2)产品责任
a. 重疾责任:覆盖69种重疾,最高可赔付69次;对恶性肿瘤、心肌梗塞及脑中风等高发疾病提供无限次赔付,这一保障设置在港险重疾产品中较为独特。
b. 中症责任:暂无提供
c. 轻症责任:涵盖69种轻症,最多可赔付5次,每次为20%基本保额。
d. 身故责任:若未发生重疾理赔,赔付金额为“基本保额 + 分红”;若已发生重疾理赔,则身故保险金为20%基本保额(注:这与内地主流重疾险不同,内地产品通常在重疾理赔后不再承担身故责任)。
f. 保额增长特点:投保时基本保额为7万美元,伴随分红增值,若被保险人在75岁时发生重疾理赔,保额预计可增至82.25万美元,长期保障能力显著。
香港重疾险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保额会以复利形式增长(内地产品通常为固定保额),这一机制有效应对了未来的医疗通胀问题。
要知道,当前的50万保额与30年后同等面值的保额,在医疗费用中的实际购买力将截然不同。目前医疗通胀率每年实际约为8-10%,保额若不能增长,保障力度随时间可能大幅缩水。
而借助复利增值,该产品不仅能保值,还能显著提升保障水平。例如:总保费投入约1.69万美元;
· 若60岁时未发生重疾理赔,退保可预期拿回25.5万美元,约为所缴保费的15倍;
· 若75岁时发生重疾,预计可获赔82.25万美元,杠杆高达48倍。
这样的长期增值能力,让保障真正具备了对抗通胀的韧性。
看到这里,如果您正在考虑为孩子配置重疾险,内心会更倾向于哪一种产品呢?
是内地产品——总保费约18万元,对应50万元保额,若60岁时发生重疾理赔,杠杆约为2.7倍;
还是香港产品——总保费约1.69万美元,初始保额7万美元,保底杠杆即达4.1倍,至60岁预期更可升至15倍;
坦白说,面对这样的数字对比,恐怕八成的人都会对后者更心动。但问题来了:是不是所有香港重疾险产品,都能实现如此高的收益呢?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异究竟有多大?
直接说结论:不同产品的收益可能天差地别,一旦选错,沉没成本非常高昂。
想知道为什么?怎样辨别?别着急,我们一步步往下分析。
3、香港重疾险剖析:
与香港的分红储蓄险相似,香港重疾险的保额和现金价值增长,同样依赖于分红机制。
然而,重疾险作为保障型产品,其核心始终在于“保障”——也就是说,保障责任必须放在第一位。只有在基础保障扎实的前提下,我们才能进一步关注其中长期的增值潜力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不同产品在分红结构上的设计差异,会直接导致最终收益表现出现显著区别。
为了更清晰地呈现这种差异性,除了“忠意跨Y无限B”之外,我还选取了另外三款市场代表性产品进行对比,包括“永明万家K卓越B”、“友邦爱B航”以及“保诚诚B一生”。
1)从保障责任来看,无论是重症责任赔付次数、身故责任以及恶性肿瘤和脑中风/心脏病可赔付次数,忠意的产品毫无疑问都是遥遥领先;
2)从价格来看,同为10万美金保额,总保费排名为:
永明2.3万美金<忠意2.4万美金<友邦价格2.8万美金<保诚3.08万美金;
友邦和保诚作为香港“知名”保司,客户也是多掏了很多真金白银呢,知名也是需要广告费支撑的嘛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3)从保额及现金价值增长来看,保诚、忠意遥遥领先,其次是友邦,最后是永明。
85岁,退保预期可领现金价值,保诚228万美金>忠意213万美金>友邦164万美金>永明84万美金。

那么问题来了:在同样的演示利率假设下,为什么不同香港重疾险产品的保额增长和现金价值差异会如此显著?

例如,85岁时:保诚、忠意产品的预期收益可达永明的近3倍;友邦的收益也为永明的2倍多。
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?什么样的机制导致了如此巨大的差距?
接下来的内容,才是本文真正核心的部分——我们将深入产品条款与分红结构,挖掘底层逻辑,找出差异形成的真正原因。揭示这场“数字游戏”背后的真相,正是本次分析的关键所在。
先别慌,这时候假如客户提出来一个问题:
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,人类通过AI人工智能健康管理,是可以实现延缓得重疾的时间的,所以希望找一个中长期收益不错的产品,一来能有个充足的保障,可以兜底重大疾病开销;二来也能兼顾一下养老的诉求/财富增值。
这个问题该如何应对?这个问题答案放在最后再讲,可以先停下来思考几分钟。
我们先来解答为什么不同HK重疾险收益差别如此之巨大的问题。
要解释为什么不同香港重疾险产品的收益差异如此显著,我们不妨从红利结构入手。我对比了这四款产品演示的现金价值,并计算了各自的IRR(内部回报率),发现了一些关键差异:
1)红利结构的稳定性对比:永明 > 友邦 > 保诚 > 忠意
永明、友邦、保诚采用“保证现金价值 + 特别红利/终期红利”的结构。由于存在保证部分,收益整体更稳定、确定性更强。
其中,永明的保证部分占比最高,保证回本时间最短(约20年),但也因保证比例高,其中长期预期收益相对较低;
友邦的保证部分占比适中,保证回本周期约46年;
保诚的保证部分占比极低,保证回本需至85年。
忠意则完全不同,它仅设终期红利,没有保证部分。这种结构牺牲了一定的确定性,以争取更高的预期收益。因此从演示来看,忠意的中长期增长表现最为突出。

2)从公开的披露保司分红实现率稳定性来看,友邦>永明>忠意>保诚。

分红实现率是衡量保险公司能否兑现计划书中演示收益的重要指标,直接关系到未来几十年的预期收益能否实现,因此极具参考价值。

友邦和永明披露较为全面,参考性较强:友邦约90%的产品分红实现率维持在80%以上;永明约80%的产品实现率超过80%。

忠意作为老牌保险公司,经营风格稳健,但目前官网公布的分红实现率数据覆盖产品数量和年份相对有限。已披露的产品实现率目前均为100%。

保诚的分红实现率波动较为显著,这主要源于其投资策略整体偏向激进,尤其在权益类市场的配置比例较高。

这种风格之下,其分红表现可能呈现较强的两极分化:表现优秀的产品终期红利实现率可高达1044%,但下限也相对较低,个别产品甚至低至3%。从整体来看,保诚分红实现率能够达到90%以上的产品不足三成。

因此,如果考虑持有保诚的分红型保险产品,投资者需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,应对潜在的收益波动。

3)如果单从演示数字收益率来看,忠意>保诚>友邦>永明

第30年,IRR排名:忠意3.94%永明 3.1% >保诚3.08%>友邦1.91%

第40年,IRR排名:忠意4.72%保诚4.25%>永明 3.89% > 友邦3.16%

第50年,IRR排名:忠意5.16%>保诚4.88%永明4.21% > 友邦3.91%

友邦的IRR收益,在第60年,追上了永明。

第80年,IRR排名:忠意6.03%>保诚5.8%友邦 5.26% > 永明 4.86%

看IRR数字似乎差别不大,但是换算成金额,复利的威力就体现了出来

85岁时,退保预期可领现金价值,保诚228万美金>忠意213万美金>友邦164万美金>永明84万美金。
保诚总金额高于忠意的主要原因是保费基数高,收益率是低于忠意的。

分析到这里的话,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选择呢?

1)如果选择忠意,是可以理解的。

其保障责任在同类产品中表现突出,预期收益也具备明显优势。即便分红实现率仅按80%计算(假设友邦、永明实现率为100%),至85岁时的预期现金价值仍可达170万(演示值213万 × 0.8),高于友邦和永明同期水平。

2)如果选择保障责任和收益相对都很均衡的友邦,也是可以接受的。

该产品在保障责任与收益潜力之间取得了较好平衡,分红实现率整体稳定,结构相对均衡,适合追求安心与稳健的客户。

3)若选择保诚,往往是看中其演示收益的高潜力,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两方面:保费相对较高,同时分红实现率波动较大,需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。

4)至于永明,目前来看选择吸引力较弱。

因其收益表现相对保守,在同样演示条件下较难凸显优势,是否选择需谨慎权衡。

4、香港重疾险与内地重疾险的取舍:
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时,建议从以下几个根本差异点进行考量:
1)投保健康告知要求不同:
内地重疾险实行“有限告知”原则,即问什么答什么,未问及的情况无需主动告知;
而香港重疾险遵循“最大诚信原则”,理论上要求投保人主动披露一切可能影响承保的重要健康事实,可视为“无限告知”。
因此,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消费者可考虑香港产品;已有体况或病史的客户,则更建议选择内地重疾险——若特意赴港投保,却因严格告知导致多个器官被除外承保,反而得不偿失。
2)适用法律不同:
内地法律更倾向扶弱,能赔尽量赔,时效性强,30天解决问题;
香港法律更加倾向公事公办,看条款、律例办事,如有纠纷,会有巨额的法律费用。
3)产品形态责任也不同:
HK重疾险,还是有一些细节跟内地产品不同的
例如轻症理赔,HK很多产品是占用重疾额度的,内地产品轻/中/重症都是独立额度,彼此互不影响的。
例如保费豁免,HK重疾险一般是重疾理赔或赔偿达到100%保额时才豁免后续保费,轻症不豁免保费,而内地产品则默认是罹患轻症或中症/或重症,后续都可以保费豁免。
例如,HK很多重疾险支持孕期投保,而内地产品绝大多数要求出生后30天。
再比如,二者的重疾条款、轻症条款责任规定也是有一些区别的,我们就不再做一一赘述。
在决定是否投保HK重疾险时候,一定要充分了解清楚以上信息,这样才是深思熟虑的决定。
我希望每个客户的决定,不是盲从。
最后,回答遗留的那个问题,还记得问题吗?

我直接说答案,香港重疾险产品保额复利递增,不是无条件的。

一旦理赔完重疾,保额/现金价值就归零,不再继续复利增长。

所以,在产品投保的早年发生理赔,其实跟内地重疾险产品并无两样,只是杠杆略高而已,就没有了“红利递增”这一说法。




如果您对香港保险感兴趣,
请添加我们的微信,
我们将帮您做出最优质的的选择!
联系电话:17854216281

seo seo